認識人參

人參的特徵

有關人參最初的紀錄是出現在中國漢代(西元前48~33年) 史游所寫的「急就章」裏,後漢時代張仲景(西元196~220年)所寫醫學寶典的「傷寒論」裏,列舉了一百十三種的醫學處方,可見人參在醫學上的重要性。

人參生長條件嚴苛,須位於背朝日光面向陰暗之處,且具有冷濕的落葉森林或山坡地帶,水分不能過多或過少,必須由灰質、棕色的腐植土,土質尚經兩年整地(翻土曝曬、添加有機肥料)才可種植人參,人參生長期以足六年為宜。培育過程是採第四年七、八月份之種子繁殖,二年移植另一個參床用過之土地須休耕并種植樹苗最少15年,才能再使用第二次,由此可知人參培植之困難,更顯其價值非凡。

人參原產於我國華北及東北長白山區大興安嶺,由於野生參源已枯竭,參市所見幾乎全為人工栽培的園參,人參的花果葉莖和蘆、艼、根腿皆可入藥,故價值非凡,園參一般皆須足六年,其成分才能飽和,第一年1支掌葉莖3片小葉有細根,第二年2支掌葉莖5片小葉,第三、四、五年各有3、,4、5支掌葉莖,第六年亦有五支掌葉莖,但小葉數皆為五片,只是採收其支數葉數不變。

人參的故鄉

道地的人參原產於山西上黨(今山西省西南部)東漢年間因開採無數,以至明、清兩代黨人參已經絕跡,因此今之黨參不是古代的上黨人參,兩者型態功效皆不同而有所差異。現今所產的人參以北緯39~48度、東經117.5~143度正當在中國華北及東北長白山區、大小興安嶺,涵蓋吉林、遼寧,黑龍江諸省以及朝鮮自治區內,尚有北韓、南韓、日本、蘇聯等地產有人參,依產地的不同,售價極為懸殊,事實上以植物學觀點各產地人參之基原大致相同,僅因加工及包裝方法不同而有外觀上之差異。

人參的種類

人參的種類依產地區可分為大陸參、高麗參、日本參、蘇聯參、西洋參。依形色可分為紅參與白參。按生長環境可分為野山、移山和園參。至於等級方面,一般以韓國所分的四種規格天、地、良、切來代表人參的等級。

紅參一般區分有吉林紅參(邊條參),高麗紅參、東洋紅參、一般加工方法是將新鮮參減去支根或須根洗刷乾淨,已高熱溫128C蒸三小時左右,至參根呈黃色,皮呈半透明狀後烘乾或曬乾,大約12天即可完成,但大補大燥.

白參一般區分有野山參、生曬參、全須生曬參、大力參、移山參、白幹參、皮尾參等,其加工方法將挖回的鮮參洗淨泥沙,經蒸後曬乾或未經特殊加工直接晒乾的人參乾品。

人參主要成分

• 人參皂甘(30種)
• 有機鍺 (每100公克,含4189ppm,為靈芝的5的倍,大蒜及當歸的20倍,蘆薈的55倍)
• 人參多醣體(9種)
• 揮發油(20 餘種)
• 鎂與鉀
• 氨基酸(16種)
• 七種維他命